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健康医疗 > 健康科普

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新生儿科

发布时间:2019-07-20 18:51:02发布者:浏览次数:6940


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新生儿科

 

 

南充市妇幼保健院

 南充市儿童医院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营养、防病、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健康。

A:婴儿方面

1、易消化,吸收有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2、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

3、预防B乳清蛋白过敏。

4、有利于婴儿口腔的发育。

5、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

6、增进母子感情。

B:母亲方面

1、婴儿吸吮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2、迅速恢复体重。

3、减低患病风险(乳腺癌、卵巢癌)。

4、减少经费开支,节省精力,增进母婴感情。

C:经济、方便、增进母婴感情。

三、早产儿健康指导

1、健康教育生育早产儿的母亲往往会有忧郁和罪恶感,接受早产儿需要特殊照顾的观念常需段时间。早产儿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这使父母无法确切了解孩子的生活,因此应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父母进入早产儿室,探视和参与照顾患儿的活动:如抱抚、亲自喂奶等。指导父母冲调奶粉、沐浴、预防接种、门诊随访的相关事项等,以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并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三、新生儿黄疸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的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 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光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  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

(3) 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 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

(3)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母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 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尖、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方可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中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养。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尿布、玩具、奶瓶的消毒工作,以防交叉感染。

5、注意气候变化,按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和受寒。

6、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并定期复查。

四、新生儿脐炎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婴儿住院,就会阻断与母亲建立的信任感,便容易因住院而缺乏外界有益的刺激,感知觉、动作、情绪、注意和记忆方面的发育受到一定影响。要给予患儿身体上的接触,如搂抱、抚摸等

2、用药指导  注意不可使用甲紫、红汞等有颜色的药物涂擦脐部,因为药物的颜色可影响脐部的观察,也不要用松花粉、爽身粉等粉状药物,因粉状异物的刺激可引起脐部慢性炎症而形成肉芽肿,不易愈合。

3、疾病指导

(1)在脐残端脱落前后,要勤换尿布,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排泄物污染。每天可用75%乙醇溶液涂擦脐残端和周围2~3次。擦时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周围擦拭,不可来回擦拭,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再盖上消毒纱布,并将纱布固定好。

(2)如果有结痂形成,涂擦乙醇时应将结痂掀起,从内向外涂擦,才能真正起到消毒的作用。

(3)每天要观察脐部,若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表示感染加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如果形成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换药。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教育家长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正确操作,不用脐粉,避免异物刺激,形成脐部肉芽肿。清洗脐部可用3%过氧化氢、2%碘酊或75%乙醇溶液消毒处理,每日2~3次,仅消毒表面是不够的,必须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有创面是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2、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孩子哭闹时,要检查尿布有无潮湿,及时更换。

3、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签吸干脐窝水分,并用75%乙醇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4、若发现脐部有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应及时来医院就诊。

5、监测患儿体温、精神状态、吃奶、体重及各种反射等,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五、新生儿溶血症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1)新生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而啼哭不止,护士握住新生儿的双手,用温柔的语言和新生儿说话,并轻轻抚摸其脸及胸部皮肤,使其产生安全感。新生儿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护士应马上查看。

2)由于患儿家长对该病缺乏认识,应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初步了解病情、该病的发生发展、蓝光治疗原理及换血疗法的目的,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换血后2~4小时患儿情况良好者试喟糖水1次,若吸吮正常,无呕吐者,可进行正常喂养。注意有无呕吐、腹胀、便血等表现,以防换血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3、疾病指导

1)光疗护理见“新生儿黄痘”

2)换血疗法: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换血操作较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必须谨慎从事。

3)指导家长保持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及感染。

4)指导家长密切观察患儿黄痘程度,有无核黄痘的早期表现,如嗜睡、肌张力低下,吸吮反射减弱,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抢救。黄痘的观察见“新生儿黄痘”。

5)指导家长做好脐部伤口的观察,保持脐部伤口清洁、干燥,局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尿液污染,伤口拆线前不宜沐浴。

 (6)出生后2个月内,重症溶血学发生严重贫血,应注意复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二)出院健康指导

1.遵医嘱,按时到门诊复查经皮胆红素,按时服药。观察注意黄疸情况。 

2.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注意洗手。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进入新生儿房间,母亲患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带一次性口罩。 

3.产妇给新生儿喂奶前后要洗手并清洁乳头。每次喂奶后,应竖起拍背,预防呛咳引起窒息。 

4.注意脐部护理。每日2-3次。 

5.注意新生儿以后的发育情况,如四肢活动、语言发育等。 

6.新生儿如有吃奶差、体温不升、体温高、活动力差、嗜睡等情况立即来院。 

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因孩子比较小,生病后,严重扰乱患儿及家属的正常生活,故对家属应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消除疑虑、恐惧心理,取得患儿家属的合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饮食指导  充足与合理的营养一方面是保证小儿体格和精神健康发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1)母乳喂养:以少量多次为主,一次不能太饱,以防腹胀或呕吐。喂奶后,竖抱起患儿,轻拍背部,让吃进胃里的空气排出。

(2)混合喂养:母乳不足需添加牛乳、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称混合喂养,一般每次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牛乳或羊乳等。

(3)人工喂养:常见的牛奶制品有全脂奶粉、蒸发乳、酸乳、婴儿配方奶粉。配制按体积奶粉与水的比例为1 :4。

3、用药指导

(1)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目前用于临床的表面活性物质制剂有三种:天然制作、人工制剂、和混合制剂。天然制剂从人羊水或牛、猪肺灌洗液中提取,效果好,使用时制剂溶于生理盐水中,然后从气管中滴入。

(2)维持酸碱平衡:呼吸性酸中毒以改善通气为主,代谢性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治疗,剂量根据酸中毒情况而定。

(3)防止肺部感染:应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4、疾病指导

(1)告知家长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供氧重要性,氧气吸入浓度一般以40%为宜,以消除青紫症状为准,青紫消失,立刻停止吸氧,因为吸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可导致眼晶体后纤维增生症而失明。

(2)及时清除口、鼻、咽不分泌物,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后协助排痰。

(3)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以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和减少呼吸道水分丢失,注意保暖,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37℃

(4)患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气时肺泡萎缩,影响气体交换,缺氧,因此要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其哭闹,尽量少动。

(5)给予患儿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滴入前彻底吸静气道内分泌物,于患儿吸气时滴入并转动患儿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卧位再转至左侧卧位,使药物均匀进入各肺叶。

(6)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保持皮肤干燥。

(二)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2、供给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维持水合电解质平衡。

3、继而增强小儿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随年龄增长循序渐进。

七、新生儿窒息

(一)住院指导

1、心理指导  在抢救过程中,随时将病情告知家属,让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消除顾虑,争得家属的理解,以取得最佳配合。

2、饮食指导  暂禁食,病情稳定后根据具体情况喂哺。

3、用药指导

(1)肾上腺素:使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若心率≥100次/分,提示效果良好。

(2)多巴胺:小剂量可扩张脑、肾、肠系膜和冠状血管,对心脏无明显作用,中等剂量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大剂量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3)纳洛酮:降低镇痛效应。

4、疾病指导

(1)呼吸道护理:复苏后呼吸道内仍可能有较多吸入物,加上窒息时吸入羊水、胎粪到胃内导致咽下综合征及因喂养不当引起呕吐物阻塞气道,有再次发生窒息的可能。因此对咽下综合征者插胃管予5%葡萄糖溶液40ml+5%碳酸氢钠溶液10ml洗胃,减轻对胃刺激而引起的呕吐;喂奶后轻拍背部,排出吸入胃内的空气,上半身稍抬高,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注意保暖:经复苏后的新生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面色紫绀或苍白,可加重氧耗量,影响周围循环,并加重病情,应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置婴儿暖箱内保暖。

(3)预防感染:注意皮肤、眼睛、空腔、脐部、臀部清洁及护理,奶瓶奶嘴规范消毒,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合理喂:窒息后基本状况良好无呕吐者,可按正常喂养,按需喂奶,以母乳为好;重度窒息或不能吸吮者,按医嘱禁食或插胃管鼻饲,鼻饲母乳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一般每次1ml/kg,每次2~3小时,如无腹胀、溢奶,且鼻饲前胃内无残留奶,可增加奶量;禁食者静脉补充营养,确保每天所需的能量供应。

5、指导家长观察了解并发症,以便及早协助医护人员发现病情变化。

(1)吸入性肺炎:由宫内或产时吸入羊水、胎粪和乳汁所致,出生后3天内特别注意观察有无气促、吸气性三凹征、呻吟、持续或间断性青紫、口吐泡沫等情况。

(2)脑损伤:脑是窒息损伤中最主要的脏器,常见脑损伤主要为颅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如有脑性尖叫、惊厥、前囟隆起、呼吸变慢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应警惕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3)消化道出血:窒息时因血管收缩,凝血因子消耗,加上胃肠道缺氧、缺血,导致应激性胃溃疡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要注意观察有无腹胀、呕吐,以及大便的次数、量、性质、颜色。

(二)出院健康指导

1、预防新生儿窒息

(1)母亲在给婴儿哺乳过程中,不要睡觉,用被子或毛毯包裹孩子时,要将口鼻露出,注意通气;平时为防止孩子从床上跌下来,不要用绳索约束,以免绳索缠着患儿颈部窒息。

(2)给婴儿喂水、喂奶、喂药后,应将小儿抱起,喂毕应轻拍背部,然后取头高侧卧位,防止呕吐或溢奶误吸窒息。

(3)为婴儿选择玩具时,应以大于小儿空腔为宜,防止小儿将玩具放入空腔,不慎滑入气管导致窒息。

2、新生儿窒息需要做早期训练  婴儿大脑耗氧量比成人相对高一点,在新生儿出生时氧气不足,可能引起一些脑细胞缺氧性坏死,神经细胞一旦坏死很难恢复,只能通过训练,相应细胞增加功能,来代替这部分受伤细胞功能,如果范围不是很大,其他细胞可以代替受损伤细胞。如果受损伤细胞面积比较大,将来恢复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因此对脑细胞损伤的患儿要早期训练,如果早期没有充分训练,会越来越明显,智力情况和肢体运动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落后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3、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口腔、脐部、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病原菌感染加重病情。

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向患儿家属耐心解释有关患儿病情及治疗护理有关问题,以取得理解,与患儿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让父母参与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家长掌握康复干预措施,取得家长的配合,对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非常有利,早期干预能充分刺激脑细胞发育,对改善患儿的智力状况、挖掘智能潜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多抚摸及搂抱患儿,播放小夜曲及摇篮曲等,定期为患儿改变姿势及活动四肢。

2、饮食指导  喂奶量根据患儿耐受力来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喂奶后,患儿应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呕吐物吸入气管或反流引起窒息。

3、疾病指导

(1)告知家长合理氧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予氧疗,纠正患儿缺氧

(2)指导家长注意保暖,HIE患儿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较重,生活能力更差,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亦不健全,更易并发硬肿症,应注意保暖,防止热量散失,恢复体温对降低新生儿氧耗量,改善周围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指导家长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保持脐部、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二)出院健康指导

1、 讲解早期康复指导意义,康复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并且贵在坚持。向家长讲解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及早期康复干预方面的知识以促进患儿的恢复并减轻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2、 对怀疑有功能障碍者,将其肢体固定于功能位。

3、 根据婴儿情况,给予合理喂养,宜少量多次,逐渐增加奶量,保证热能供给。

九、新生儿硬肿症

(一)住院健康指导

1、 心理指导  向家长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家长的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  对于吞咽吸吮能力者,将母乳挤出,用滴管或小勺喂养,对无吞咽能力者,使用鼻饲喂养,协助母亲将乳汁挤在小杯内,用无菌注射器缓慢注入胃内,喂奶后患儿右侧卧位,避免呕吐。

3、 疾病指导

(1) 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2) 指导家长积极复温,消除硬肿,可采用母亲怀抱、热水袋、电热毯等保暖复温,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3) 指导家长做好皮肤护理,观察皮肤有无花纹、黄染、出血点、皮疹,脐窝有无血性或脓性分泌物;颈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有无糜烂、破损等,保持干燥。

(4) 指导家长预防感染,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

(二)出院健康指导

1、 向家长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疾病知识,指导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及合理喂养,保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积极预防,降低发病率或使硬肿控制在较小范围,提高治愈率。

2、 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注意奶瓶奶具的消毒。

3、 指导家长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勤换尿裤,定时开窗通风,预防感染。

十、 新生儿低血糖

1、尽早开奶,保证热量的供给;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避免科预防的高位因素,如寒冷损伤等。

2、预后:低血糖发生神经损害导致脑损伤预后不佳,低血糖对脑组织的损伤取决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一般及时诊断处理,预后良好;持续低血糖时间较长者,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时肯定的。

十一、新生儿低钙血症

1、当新生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时、肌肉抽动或震颤、手腕内屈、踝部伸直,并且惊跳及惊厥发作时常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时,提示有缺钙可能。

2、提倡母乳喂养,多晒太阳;母乳喂养不允许时应给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若牛乳喂养,则应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3、补钙:口服补钙时,应在2次喂奶间给药,禁忌与牛奶搅拌在一起,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4、密切观察:若新生儿出现惊厥,应注意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避免新生儿咬伤自己,并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5、预后:新生儿低钙血症在发作时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若出现喉痉挛科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低钙血症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单纯的低钙血症,预后良好;伴有窒息等并发症时,预后决定于并发症。

十二、新生儿脓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又称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疮,时由细菌感染所以引起的化脓性疾病,本病在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的新生儿中多见。传染源来自母亲、其他接触者或病菌污染的尿布。

1、环境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房间消毒。

2、护理  应选择纯棉柔软的衣服,避免擦伤新生儿,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清洁,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勤洗澡、勤更换衣物,衣物尿布等应做好消毒工作。

3、减少探视  护理人员做好消毒隔离,感染者避免接触新生儿。

4、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隔离,并做好脓疱疮的消毒,接触患儿前后消毒洗手,避免破溃处的感染。

5、预后  经积极治疗控制后,一般预后良好。

十三、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所需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往往很容易发生腹泻。当婴儿腹泻时,如何为婴儿做出恰当的护理呢?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于出生后几天就开始腹泻,粪便为黄色或黄绿色稀薄便,每天排便3~5次,持续几个月,但是婴儿生长发育比较好。

 (1)护理措施:勤换尿裤,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清洁臀部后涂抹护臀霜。

 (2)预防:母亲要少吃虾蟹类食物及各种生冷食物。

2、喂养不当  过早的添加辅食,使得糖类过多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系统紊乱;或者不能正确的添加辅食,使得消化紊乱,引起腹泻。

 (1)护理措施:腹泻时暂停添加辅食,腹泻停止之后,再按正确的添加辅食的原则进行辅食的添加,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避免喂养过量,尤其是肉食;若情况不能改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预防;4个月以上婴儿才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从少量开始,待婴儿习惯后,排便正常,方可逐渐增加量和次数;添加辅食品种从一种开始,待婴儿适应后,再添加另外一种;肉类食物不可一次喂养过多,以免造成婴儿胃肠道负担过重,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腹泻。

3、秋季腹泻  婴儿秋季腹泻一般为轮状病毒引起,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暴发,由于婴幼儿局部免疫力低下和消化系统不完善,容易感染而发病。

 (1)护理措施:保证液体的摄入,防止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在医院进行静脉补液;可以继续进食和母乳喂养,鼓励进食,喂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直至腹泻停止2周;暂停添加辅食,待腹泻停止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对发热的婴儿,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浴、松包降温,若体温持续升高,则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2)预防:避免带婴儿取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腹泻的孩子;婴儿接触的物品要经过消毒;婴儿进食前应彻底洗手;预防感冒,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十四、 新生儿肺炎

1、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患儿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肝脏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水肿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新生儿呼吸道管腔狭小,管壁较薄,黏膜血管丰富,在炎性肿胀时,较易使管腔阻塞,加之炎性分泌物增多,而新生儿咳嗽反射弱,易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尽量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机体免疫力;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新生儿肺炎患儿易呛奶或拒奶,喂养时宜耐心。如呛咳明显,可用滴管或小勺,以防止食管反流引起窒息或增加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及时添加辅食、鱼肝油、钙剂、多种维生素等。

4、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水分较多,要多喂养,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5、新生儿居室

 (1)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清洁空气。

 (2)房间通风和环境: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室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室内的空气环境,使室内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注意的是,患感冒的成年人要避免接触孩子,尽量谢绝访客,若母亲感冒,应戴口罩解决孩子和喂奶。

 (3)房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2~24℃,湿度为55%~65%,温度过高,使新生儿产生不适感,呼吸不畅,影响食欲;温度过低,空气干燥,使新生儿皮肤黏膜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体外,造成支气管堵塞、影响呼吸,继发感染。

6、加强日常护理,增强抗菌能力。

7、定时到儿童门诊复查。

8、按时预防接种,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上一篇

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儿科 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南充市儿童医院第一章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第一节 告病员书亲爱的病员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治疗。儿科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示范病房之一,为了更好体现卫生部和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精神,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以真诚与微笑为您提供温馨与关怀,以您的需求为导向,急您所急,想您所想,为您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和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但是,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您的支持,让我们通力合作,为您尽早康复而努力吧。

下一篇

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妇产科 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南充市儿童医院 第一章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第一节 告病员书亲爱的病员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产科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示范病房之一,为了更好体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精神,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以真诚与微笑为您提供温馨与关怀,以您的需求为导向,急您所急,想您所想,为您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和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但是,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您的支持,让我们通力合作,为您尽